Category: Memorials

賴培德

Eulogy Thank you all for coming to my Dad’s funeral service. This is my 15th day visiting the Town of North Hempstead, spending time in the Village of Mineola and the Hamlet of Carle Place. During my stay and taking care of Dad in his final days, I have been accompanied by a combination of […]

陳清海

我們敬愛的陳清海Charles於2017年6月23日晚上因病辭世,在家人和歌聲陪伴下安息主懷。遺體將於7月14日(星期五)在家人和親屬送別禮完成後隨即進行火化。7月15日(星期六)將於基督教中國佈道會九龍迦南堂舉行緬懷清海的生命禮讚聚會,下午5時至7時會場將開放供親友弔唁致意,晚上7時正至8時30分有見證及詩歌分享會,歡迎親友出席。因顧及環境整潔和方便教會處理,懇請切勿致送花牌或花籃。屆時接待處將有鮮花供應,所收集的鮮花獻金將全數捐贈「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撥作行政經費之用。 九龍迦南堂地址: 深水埗大埔道70號太子中心一樓 (港鐵太子站A出口往深水埗方向步行約10分鐘) 聯絡電話: 2380 0213 Jennifer, Daniel, Irenee敬告 ****        清海,你是我從小學便開始認識,一起在培正小,中學成長的好友。你是一位品學兼優的模範好學生。及至後期同學們各散東西,到外國留學,有幸回港相聚,參加母校活動,一起去旅行,較難忘的是去年黃山之旅,大家一起在短時間內經歷了四季的天氣和景色。近年更成為你網球五人組成員,大家一起打波,食早餐,吹水,無所不談。謝謝你帶給這我人生中一段非常難忘精采的日子! 希望有一天能再重聚,大家再打網球,食早餐,吹水! 區春生 **** 半世紀回憶 – 清海好友 周震宇 接到清海辭世的消息,首先感覺驚愕,接著是傷懷 , 惦念萬分。 認識清海超過了半個世紀。 他自少聰穎,謙虛,和藹,可親。 我記憶中他從小一起一直是在優異生榜上名列。 我從來沒有聴過他對任何事物抱怨,一直是平易近人。 小學五年級時,我終於能和清海同班。 因為我們亦是同鄉之故,每次清海伯父伯母來校探訪,他們一定會向我問好,閒話家常。 事隔五十多年,我對伯父伯母的印象猶在。 中學後,清海曾留學加拿大與澳洲,最後在港大完成心理學博士。 我是學工程的,對心理學一竅不通。 我覺得清海能主修心理學,一定有他的道理。 因此, 我的第一門自選科亦選了心理系內的當代問題(Contemporary Issues)。 清海是我的同窗,好友,同鄉,亦可算是我對心理學的啟蒙老師! 去年回港過農曆新年,在基社團年飯時,清海與我同桌。 我很驚訝知道他與好友區春生是網球雙打的拍擋。 我亦是和網球結下了卅多年的緣。 因此在桌上閒話網球當然是少不了。 次日,我又與清海在船灣淡水湖大堤上再次相遇。 可惜,我倆一直沒有切磋網球的機會。 清海別了! **** 常在我心 周美亮 我們的清海同學,温文儒雅,親切瀟灑,俊朗的臉常帶著微笑,中學時期已給我留下美好印象。三數十年過去了,他竟仍是一副童顔,聲調態度和藹,友人的煩惱他細心聆聽,新相識的他友善地溝通,親和得使人世間的冷漠陰霾消散,春風綠岸。 這幾年在港參加了很多同學聚會,常常會踫到清海,行山郊遊、晚飯燒烤、飲酒暢談…..有時候陳太太 Jennifer 也出席。2016年4月一大班同學登陸郊遊樂,在西貢市集給他們拍了張照片,笑得甜甜的,很暖我心。 清海跟我説起他的兒女,關心他們的事業和交友,這童顏慈父慈祥得使人融化。 2016年9月在同學家BBQ,清海帶來靚紅酒,大家踫杯歡聚。他常會看到舉辦活動同學們的努力付出,真心告訴你他欣賞,給你加油,清海,好窩心呢! 去年12月27日,天晴風大寒冷,剛巧幾位同學都在不同地點郊遊中,互傳照片交談,我說各有一片天,真好。清海説: 正在流口水看大家行山樂,阿周一句「各有一片天,真好」。 我於是飛奔去捕捉了火炭的一片天。 […]

靳東美

悼念靳東美 李振強   2013 – 06 – 26 我六月初約了馬志光及陳樹豪同學去了台灣,剛巧李凱琳從羅省回來探媽媽,約她一起吃午飯,可能太久沒見面,太多東西談,這頓飯結果吃了四個鐘頭!談話中提到中五光有三個女生都是從台灣來,凱琳問我可聽過有傳聞說靳東美已逝世,我不敢相信,當晚馬上上網尋,驚覺噩耗竟是真的! 據網上不完整的資料,東美大概在2011年1月離世。我找到她兒子在網上紀念他媽媽的短片,看完才知道,以前坐我隔鄰那位活潑可愛的同學,原來是台灣電視卡通配音天后,許多出名的卡通片人物如叮噹的大雄,都是她在幕後配音,家傳戶曉。 可能很多同學都不認識東美。她為人熱情友善,樂於助人,做事十分有原則,雖然獃在香港的時間不長,卻是令人難忘的朋友。在此衷心祝福東美安息,並向她的家人致以至深慰問。

羅志強

羅志強同學不幸於 2021 年 4 月 29 日於香港病逝,安息主懷。痛失良友,至感哀傷。以下為校方訃告:    羅志強校董(1974 基社)痛于今早息勞歸主。 入住醫院多時,昨晚他病況急轉直下,惟神志仍清醒,在家人陪同之下,平安地完成了人生的路程和使命! 羅校董家人表示:這段日子有大家的禱告,讓他可以與家人及弟兄姊妹有更多溝通的時間。大家心情難免會悲傷,但從另角度看,他釋去了病患的勞苦,他作工的果效會一生伴隨他! Johnny 當部員/校董近三十年了,中途雖曾稍停休息,但依舊對部務和各校工作殷殷垂顧,積極關心,可謂「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亅!他對培正中小學的財務管理工作貢獻尤大,歷任司庫之職;又參與了培正校徽官司事件的委員會,近年還主力監督天虹小學的學務發展和未來遷建工作,其聰明才智,為主使用,榮神益人!造福教會和社群,永遠令人懷敬!今日息勞主懷,信必有冠冕為他留存!求主安慰他家人,我們亦因他一生的事奉果效,得學階模。深信和深盼我們在天家重會,共讚上帝厚恩! 謹此向志強家人致以深切慰問,願志強安息。 1974 年級基社同學  至深致意 遣悲懷 葉家寶 2021 年 5 月 21 日 (此文同時登在六月號《天使心》雜誌) 記得中學時,讀過王安石一篇「祭王回深甫文」,開首幾句,感人至深:「嗟嗟深甫,真棄我而先乎?孰謂深甫之壯已死,而吾可以長年乎?」其後思念之情感不斷推進,故寫下「雖不即死,吾何能久。搏胸一慟,心摧志朽」深情之句,可見王安石與王深甫友情之深切。而他們之所以成為好友,實為王安石母親之推動: 「如此人,乃可與友。」因王母看到深甫為人正直,實值得兒子學習深交。 我也有一位摯友羅志强先生,近日突然離世,由於來得太沒有心理準備,故悲傷之情久久不能揮去。我和羅志強兩人同讀培正小學、中學。小學時雖然認識,但因不是同班,所以還不是「死黨」。直至升上中學,基本上是年年同班,有時還坐在左右隔籬,可說是最好的一位同學;我還與他全家,包括父母、婆婆、嫲嫲、姨媽及弟妹全都熟落。因他住在培正中學對面,而培正是全日制,所以有幾年的中午,我都到他家吃午飯再上學。,我們天南地北,無所不談,而我們也喜歡打橋牌,看文學作品,唸詩詞歌賦,因與他有太多共同的興趣,所以我們不論上課下課,在校園不同角落,總見到我們的足跡。人們稱我為「沙煲」,叫他「大羅」,一直到如今。 那時期,我住在美孚新邨,茘園剛開了真雪溜冰,我們與一班同學常溜到流連忘返。也喜歡去茘灣划艇,記得有一次,我們划到美孚橋外,突然風雲變色,大雨傾盆,還翻起大風,我們努力往返程方向划回去,但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小艇仍是在水中央迴旋,後來索性在橋躉泊好小艇,在那裡休息片刻。幸好這是一場短暫的強風驟雨,風雨過後,又是天空放晴,還有著彩虹的印記。 中學畢業後,我留在香港讀書,他則去了加拿大東岸升學。記得臨離開香港前幾天,我們常促膝夜談,細說前程往事,總覺得加拿大東岸非常遙遠,更不知何日再相見?那時打長途電話非常昂貴,唯有靠寫信互報近況,有次他還給我寄來幾片加拿大紅楓葉,迄今我依然保存著;而我則常寄給他書簽,在背後題字,送上祝福和鼓勵,如今我還留有他給我的信及賀咭。猶記我在大一那年決志信主,我馬上將這喜訉告知他,亦向他傳福音。不久後,他也在彼邦信主,而且返港後更熱心事奉,成為教會執事,幾所基督教學校的校董。料不到竟在他工作退休之時,得了重病,又如此快速被上帝接回天家,免卻再受身體苦楚的煎熬。 最遺憾的是我因事沒法參加他的婚禮,我知他一直耿耿於懷;而知道他施手術出院後,他給我電話報平安,語調還是充滿喜樂及信心,我還說要到他家探望他,可惜我卻沒有趕快行動。現在回想起來,每一件事上帝必有祂的旨意及時間,我們必須趕緊作工,不能拖延。如今,我唯一能作的,是參加他在5月29日,在循道衛理教會國際禮拜堂舉行的安息禮拜,家人以我是他最老友的同學,安排了我扶他的靈柩,緬懷他的一生,目送他化成灰飛。但我知道,在我心中的悲痛,卻是永遠不能釋懷! 志强兄,與你天家再見! **** 這個真的太突然!我仍然清晰記得他與羅志明兩兄弟!是不是繼任龍孫大夫之後我社又一令人痛悼的消息?希望羅兄弟安息主懷,家人能夠堅強面對,一起平安渡過這段艱難時刻!大家保重! 弟志力啓 **** It is indeed a sad news for all of us. I still vividly remember that some of our […]

羅蔭權

他家中剩下老貓 羅應權 蔭權只僅僅比我小一歲,我們由小學至中學都同在培正就讀,又一同進入加州大學,畢業後再一同進入 UCLA 讀碩士,後來我到三藩市灣區工作,蔭權又在加大再進修光學工程,常有聚頭見面。畢業後他回港侍奉母親,並在中大任職助教,然而他對學術研究仍然懷着濃厚的興趣,不久再次赴美,到 San Diego 加州大學專修激光學。修成博士學位後,蔭弟又再次回到三藩市灣區做激光研究,我們又再有很多見面的機會。 從小長大,到美國居住多年,我們心底內都知道,在有需要時,大家必會互相支持。還記得有一次在加大打籃球,我被對方撞出場外;回頭時,我看見蔭弟大喝一聲:「為甚麼碰我大哥!」便衝到那人面前,要為被欺凌的大哥出頭。我畢業後找工作失意時,是他的支持讓我走出谷底;他做博士論文情緒低落時,我亦會在背後為他打氣。 他結婚後,再次獲中大聘用,得以如願回港工作,更可侍奉母親。從此蔭弟悉心照顧母親的生活起居,令她安心暢度晚年。我亦感謝蔭弟肩負了孝敬母親的責任。 自母親離世後,我較少回港和蔭弟見面。去年十二月十九日再度訪港,甫下機便趕去培正為他的籃球比賽打氣,更有機會再次和他一同馳騁球場。十二月二十二日,他帶着致平和我全家會面,想不到在雍雅山房一聚便成永別。 意外發生後,在泰國找不着蔭弟一家,回港後住在他遺下的房子,坐在他家中的舊酸枝枱椅,不禁想起我們兒時也是在這張桌旁,坐在母親一左一右吃飯的情景,內心頓感到一片悲涼。 他家中剩下的老貓,現在每晚都不停吭叫,到處找伴。我想蔭弟必定十分寵愛這隻從父母故居帶來的貓兒,就像他小時候愛貓兒一樣。 站在他家中廳堂,可以看到晨曦日出時群山環抱海灣的平靜,可以聽到風蕭雨厲時驚濤拍岸的震撼,我似乎體會到他工作上表現的衝勁及閒餘時內心的安寧。 自意外發生後,每想起蔭弟,他的各種神態:嚴肅的、歡笑的,都會浮現眼前,我失去我最親的弟弟,無論他在何處,我們一起的片段,都永留在我心中。 二零零五年六月十二日 **** 一些舊片段 阿Lu(王瑞華) 中三的時候我們幾個同學包括羅蔭權,羅健廣很喜歡在小息及下午上課前「拗手瓜」,通常我們都是在兩秒之內輸给阿蔭,他不但讀書成績優異,並且天生神力。知恥近乎勇的我後來苦練至可以做到五十次掌上壓,再向阿蔭挑戰,但卻未能改寫賽果,極其量只能將時間延長一點。羅健廣的表現比我好一些,在手臂離枱面3 cm 的位置也能與阿蔭周旋三至五秒,但结果都是應聲倒地。在與阿蔭拗手瓜的過程中,我可以感受到他那一股爆炸力及全程的專注,這正是他能夠在學業和事業這麽成功的一個縮影。 在美國重遇阿蔭該是八零年初,在近三藩市鄭浩華家附近的公園籃球場,那天還有林偉江、林偉日、鄭浩華、小霸王(浩華的弟弟) 。我們三對三打半場,此時阿蔭打籃球的球技及意識都與中學時代判若兩人。言談中得知阿蔭就讀U.C. Berkeley, 因座落於Oakland市的黑人區,閒時便與附近的黑人同學打街頭籃球,所以打法變得很硬朗,並且永不放棄,水泥地上飛身撲地搶球已成為他打籃球的指定動作。 第一次與林偉江到U.C. Berkeley 探阿蔭,他帶我們在校內的Sidewalk Café喝咖啡,閒談中突然有一個好像面部被毁容的老人家行過,據阿蔭說這老人家是Berkeley的化學教授,因對學生要求過苛,所以收到一件炸彈郵包因而毁容。阿蔭笑說有朝做了教授千祈唔可以咁寸。這一點阿蔭肯定做到了,南亞海嘯後阿蔭一家失踪,本港各大傳媒走訪中文大學的師生,得知阿蔭是學生們心目中尊敬及愛戴的好老師、是教授們心目中肯定及感激的好同事。 還記得「發現挪亞方舟紀錄片」拍攝完畢的那天,正值南亞海嘯發生之時,時間脗合到令人髮指。好像在印証着洪水與方舟的真實性。 阿蔭,多謝你伴着我們一起成長、多謝你讓我們分享你光輝的一生、多謝你那語帶幽默而又不羈的笑容,我們將會永遠懷念你! **** 蔭 收到了那張不是你想從泰國寄來的明信片,內心感到的是:「痛、憤、‥‥卻駡誰?」 還記得1977年暑假,我和你約同去日本探訪在那裏留學的陳耀德和陳大為,順便觀光。我先到Berkeley會你,在你家留宿,早上閱報時,你從房內出來,一邊刷牙,一邊跟我聊天,口內牙膏泡沫愈來愈多,你便一口把它吞掉,那時我覺得有點詫異,日後才瞭解那是你性格的豁達,對不須在意的小事便毫不在意。 在日本跟大為和耀德分手後,我倆參加了從東京到京都的旅行團,某天傍晚到了海邊一個小鎮留宿,我們不聽導遊的建議(在旅館的餐廳晚饍),決定到小鎮上找比較便宜的東西吃,那知鎮上的店子本來不多,而且很早便打烊了。我兩人從黃昏走到天黑,一家營業的飯店也找不到,結果失望和疲累地回到了旅館的日本料理餐廳。那時只有我們兩位客人,所以受到超級的服務,從經理到侍應,至少有五、六人「服侍」我們用飯吧﹗記得我們研究了菜譜好一陣子,決定要一個海鮮和一個牛肉火鍋,侍應小姐寫了單,很快便回來跟我們道歉,說了一大堆我倆都聽不懂的日本話,後來出動到可以說幾個英文字的經理先生,仍然是雞同鴨講,終於你猜到他們請我們不要點不同的火鍋,因為不方便開兩個爐。最後我們同意把牛肉火鍋改成海鮮火鍋,經理與女侍應便興高采烈地離我們而去。 那次是我倆第一次嚐日式火鍋,煮法和食法都不大懂,女待應們看到你和我茫然不知所措的樣子,便掩嘴而笑,過來幫忙,至今我没有在其他餐廳享受到同樣慇勤的服務。 在 Berkeley 時你送了我幾本物理和數學書,其中有些有你的簽名在內,每當我翻閱到你的簽名,便想起你在中學時已寫得一手好字,是基社著名的書法家。 你的廚藝亦是一絶,在 Berkeley 時我已口福不淺,後來你在 U.C. San Diego 的研究院進修時,我有幸拜訪,能再嚐你的家常菜,至今仍回味無窮。 在 San Diego 時,我們有緣打了一場籃球賽,那時你熱愛籃球,中距離的跳射十分準,搶籃板球更是勇往直前,就如你做事全力以赴的態度。後來你對收藏和鑑別古玩發生興趣,亦是以這全力以赴的精神,變成了這一門學問的佼佼者。記得你熱誠的給我介紹你家裏的珍藏,又帶我到尖沙嘴一家古玩店,那兒的老闆慇勤招待,很明顯的不是因為你是常客,而是因為他敬重你在古玩上的學問。 很抱歉我不能去香港參加你的告別會,但我會把我們以往同度的時光珍藏心裏,雖然理性上非常明白一個人在世上的時間可能隨時終斷,但還是壓抑不了感性上的反應,從收到明信片那天到現在,那感覺依然是:「痛、憤、‥‥卻駡誰?﹗」 鶴(梁宗岳) **** […]

吳智誠

吳智誠同學在2016年11月12日於加州灣區舉殯,以下訃告與家人的悼文是轉載自喪禮程序表。 Joe Ng 吳智誠 was born on June 13, 1956 and departed from us too soon on November 5, 2016.  He touched so many lives with his gentle and loving spirit. Joe was born in Hong Kong and immigrated to the US in the summer of 1974.  He received his Bachelor Degree from Texas A&M […]

張華羅老師

懷念張華羅老師 許友明 中四那年, 張華羅是我的數學老師。 兩年, 整整兩年, 她每天都是用純正的國語給我們授課。當時沒有覺得什麼特別, 但現在回想, 如果沒有那兩年, 幸運地每天都由張老師給我們教授數學兼國語, 那日後我選擇記者作為職業, 被派到內地採訪新聞時, 肯定就沒有那麼順利。 就是那兩年, 所得著的並不單單是數學, 她為我的普通話打下了扎實的根基, 也為我日後的事業提供了機會。現在我也快要退休了, 我可以說, 那兩年對我的一生有著不能磨滅的影響。 記憶中的張華羅老師, 差不多每天都是穿著端正的旗袍, 不慍不火, 好像也沒有見過她鬧脾氣。 張華羅老師, 我永遠懷念您! **** 敬愛的張華羅老師 李素貞   黃培輝 敬愛的張華羅老師: 你一路好走啊!老師,我們永遠都會懷念你! 還記得在培正中二善班那年,第一次見老師,你穿著優雅的旗袍,慢慢的走進班房,你是我們的班主任。你説的北京片子,多悅耳!但卻煩惱了我,我不懂國語呀!我擔心怎樣學好數學。但老師你每天對我們訓勉,不盡的愛心,循循善誘的教導,促使我期望能每天上學,好好學習,讓老師看到我們的進步而安慰。老師,你可知道你是我們這群學生內心的導航,隨著你的指引向前。 時間過得太快,霎眼間老師離去了,我們還來不及説問候,老師,請帶同此信而去,我希望你知道我內心的謝意。 我們已是三個小孩子的祖父母,我們每天誠惶誠恐的面對人生的新挑戰,學習怎樣做人。但每當想起多年前我們最好的老師,她教導我們怎樣勇敢面對困難,無論是晴是雨,是好是壞,祗要盡力而為,一切都不用擔心了。 老師,你會永遠在我們心中。我們有一天再見。 1974年級基社 李素貞及黃培輝  敬上 美國波士頓 **** 謝謝張老師 冼棟榮 張華羅老師肯定是我的「啟蒙老師」,我還清楚記得,中三之前我從來未做過一條數,所以數學成績很差,直至遇到張華羅老師,她的詳細講解令我對數學開始發生興趣,回家後也有做下功課了,數學科也開始及格了!我不是一個出色的學生,張老師不會特別記得我,但是我會永遠記得她,是從她開始,我的數學才開始及格,最後還成為優異生呢!謝謝張老師。 **** 多謝您,張華羅老師 蕭一和 2015年 3月4日 我衷心感恩,在培正讀中三那一年,張華羅老師是我的數學老師。 當年的中三,還未需要選修高级數學,但對於有志主修理科的我,如果升上中四能夠選修高數,將會是我讀大學的重要關鍵。然而,對我而言,數學絕對不是一門容易的科目,上學期分數雖然及格,但距離入讀高數的門檻還差一大步。我感謝張老師用普通話講解數學時,態度雖嚴謹,卻很富幽默感,在上課時常會講一些笑話,幫助學生減壓。當學生遇上艱深的難題,她會鼓勵我們不要害怕,抽絲剝繭地一步步化解;她教代數的基本概念,十分詳細,很能幫助我明白這些重要的概念。由於得到張老師的鼓勵及清晰的講學,我在中三下學期的數學成绩慢慢轉好,更在期考時,考獲升讀中四高級數學的分數。就是這個機會,我终於可以在培正繼續選修高數,幫助我日後入大學選讀工程,成為工程師。 我懷念張老師,腦海中至今仍然記著她戴著眼鏡,穿著長衫,永遠掛在唇邊的笑容,滿有親切感。我感謝她那滿有關心學生的情懷,感謝她是一位忠心及盡責的好老師,幫助我打好數學的基礎. 多謝您,張老師。 ****        懐念張華羅老師 黃進源  […]

古容軒老師

留下一脈清輝 – 古容軒老師 (2011年6月8日至10日送別日誌) 鍾麗芬 親愛的老師,你相信一天內奇蹟會接二連三發生嗎?讓我告訴你以下這故事。 六月八曰,星期三。收到榮先的電郵,得知你離去的消息,我徹夜難眠,多麼害怕來不及送你。惱人的是我的設計工作,剛巧有些很難調動的約會,打了幾通電話,大小不同的問號仍重叠懸浮在半空 ……。 六月九曰,星期四。奇蹟出現了,臨近中午,種種障礙居然奇妙地逐一迎刃而解!飛撲往電腦上網,我找到下一個鐘頭由三藩市直航温哥華的「最後一張」機票!胡亂將衣物塞進小行李篋,跳上同事的汽車直奔機場,邊走邊向守在關口的保安員叫喊是趕去喪禮的,那人合作地指示我走一條特快的通道。慶幸人龍還不算太長,正舒一口氣,不料卻被海關攔截選中作抽樣檢查,須站在一旁等!時間滴搭滴搭地過去,我開始冒汗 …… 當我往那見不到盡頭的通道向候機室拔足狂奔時,機員正透過咪高峰呼喊着我的名字。一腳踏入機倉,砰一聲,機門迅速在我身後關上。 奇蹟跟隨我一起下機。不能置信地,我租到當天「最後一輛」蚊型小車,平日沒有GPS就完全迷失的我,竟然順利準六時駛達 Mount Pleasant Universal Funeral Home,剛好趕及儀式!感謝上帝,祂讓本來很想來而幾乎來不到的人,終於來到。素雅的小教堂寂靜地播映着老師生前的照片,空氣中瀰漫着緬懷故人的淡淡幽思。 老師一生,廿六歲為人師,獻身教育三十四個寒暑,學而不倦,誨人不厭,嚴而有度,以教為榮。感謝師母把老師生的平給我娓娓道來,讓我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古容軒老師,廣東中山人,1923年出生於秘魯富貴人家,家族於當地經營洋燭廠,有二姊三兄,乃家中稚子。父母盼子女能研習中文, 歲半被母親手抱隨同兄姊遷徙澳門,骨肉分離是當代華僑之苦。澳門粵華小學及澳門培正中學畢業後,往廣州中山大學主修畜牧獸醫。戰亂輟學奔走內地坪石,和平後重返廣州中山大學補課畢業,再定居澳門。1949年與葉慧璣小姐結婚,先後於澳門的廣大中學,蔡高中學,嶺南中學任教英文,動植物科達十一載,奠定一生教學基礎。1960年受聘於香港培正中學教生物科,舉家遷移香港,後晉升生物科主任,於母校春風化雨廿三載,六十歲榮休。1991年移民加拿大温哥華,有女藹怡,子培偉,及兩外孫女。 六月十曰,星期五。Corpus Christi Parish 中午的追思會上,聖堂小閣樓傳來從天而降的女聲,以天國的詩歌撫慰着世人的靈魂,這種安詳肅穆的天主教儀式很配合老師內斂好靜的性格。人群中除了家眷親友及遠方老同學,還有我們熟悉的區重堅老師,潘寶霞老師,余群英老師,羅艷貞老師。温哥華培正同學會會長李國揚剛做了外公不能出席,然而副會長林兆庭,顧曾輝,顧問章子惠,理事楊慧兒,基社同學昨天有陳堅倫,今天有施大衛,及一衆本土及外地校友到會。台上擺放着家屬朋友,香港培正中小學,澳門培正中學,港美加三地培正同學會及不同級社的悼念花牌。我的視綫停留在「香港培正小學校監陳之望,校長李仕浣暨全體師生敬輓」和「香港培正中學真社敬輓」兩花牌上,悠然神往:1963年真社的李校長,應是老師在母校服務後的第三屆學生了;李校長是我們中四英文科老師,古老師竟是我們的老師兼師公!原來培正人紮的根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深。 春花秋月等閒過,一別藹怡四十年。我倆識於培正舞蹈班,常快樂同行。前往 Forest Lawn Memorial Park 墓園的車廂內,藹怡靜靜回憶着:「中五會考時,剛巧爸爸被編排給我的生物科試卷評分,他公正嚴明,不會因我是他女兒而偏私,扣我分數絕不手軟。」老師一個月前感不適,肺有黑影,疑是肺癌,入住 Burnaby General Hospital 一星期後於六月三日凌晨在睡眠中安祥辭世,享年八十八。我們的數學科梁君偉老師,同亦終于肺癌,走時才六十,令人惋惜。兩位老師曾於澳門蔡高中學任教,是小學兼中學同窗,經歷戰亂,一生相隨,結下永誌人間的友誼。 可喜是去年老師和懿範淑風的師母共慶鑽婚,六十年來夫妻互敬互愛,琴瑟和諧。師母舉止涵養,香遠如同一壼清逸温潤的桂花荼。最令她引以為傲的,是老師一生克盡己任,教學認真,每天在家勤於備課,手不釋卷。深夜批卷每至睏倦,便改蹲凳上繼續,絕不怠慢鬆懈。老師是大自然之子,是懂得欣賞生活的藝術家,退休後每外出散步,喜拾落葉回家以鉛筆細心勾勒描繪,一花一葉一世界,家中書籍夾滿數之不盡的葉片和畫作。這種習慣,直到兩年前視力減弱才逐漸停止。老師是個書癡,常抱書同眠,一生從未停止購買各類中草葯及林木書籍來自我增值。逛公園更不時停下來用小簿子記錄木牌上如美洲杉,橡樹等資料回家細研。就連吃壽司,都禁不住要翻查餐牌上各種魚類學名,俗名和習性。老師的學者風範,對學問和興趣鍥而不捨的追求,一生貫徹始終。 我印象中的老師,臉上總帶幾分鎖眉的憂鬱。為人沉默寡言,豁達寬宏,可敬可親。課堂上,為增添學習興趣,時而化身冷面笑匠,令人捧腹。很多學生因喜愛老師輕鬆的教學方式而對生物科產生濃厚興趣,會考取得優異成績。相信不少同學和我一樣,對老師有着很多愉快的回憶。猶記得第一次的生物解剖,老師著我們在家捉一隻甲甴帶回校,結果次早學校飯堂門外大排長龍,大小公價一律X毫。如有當年買家,不妨報價一聲。至於躺在鐵盤中被我們肆意凌辱的蚯蚓和青蛙,那陣嘔心的强烈藥水氣味,在那悠長記憶系統的腦細胞中仍能呼喚一二。當老師提起那隻懸在半空拚命掙扎的可愛白兔,向我們解釋哺乳類內臟結構時,內心有禁不住的恐慌 …… 直至老師用對待小孩的口吻保持他的一貫幽默:「不用你們來劏,我會好好對待兔妹妹的。」大家才如釋重負笑將起來。 在培正最後兩年的青葱歲月裏,課後的我,沉迷於圖書館借來的各式外國翻譯著作,及床底一堆泛黃的尼釆,卡繆,沙特等二手哲學書籍。有時晨曦初現, 始驚覺學校課本覆蓋臉上。老師是我中五班主任,又是我中六生物科老師,而我們的居所,僅一街之遙。多少次往返學校途中,我會快樂地奔跑到老師身後,用我高八度的嗓音大喊一聲古老師!你總會駐足回首一笑,歡迎我與你結伴同行。老師,感謝你對我的不離不棄,你對學生的仁慈從不會按照成績表上的紅藍來區分。正如大衛所言,你視野的廣和對生命認知的深,到我們洞悉世情回首時更能領悟你的智慧。            識得最近的路最短也最長 ……            樹樹秋色,所有有限的            都成為無限的了 周夢蝶的詩句最能貼切地詮釋我對老師那份永恆追憶的情懷。親愛的老師,這世界曾因有你而變得更美好,我要用微笑送上一闕你年輕時熟悉的「在那銀色的月光下」奏鳴曲跟你道別。老師如同一輪天地間的皓月,寂寂永恆,照拂人間,留下一脈清輝。

王潔心老師

如果人生是旅程 — 告別  王潔心老師 曾慶瑜 2010年7月18日 於臺北 王潔心老師消息在北美報紙刊登,寫著:作家王潔心女士辭世…,我曾以為老師只是玩票的寫寫,很久以前曾讀過老師的《神槍手》,以為就是這麼一本,事實並非如此,做了功課,驚訝的發現老師著作甚多,都不是隨便可就的小書,198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原音韻新考》,許多詩詞論文都要參考這本研究音韻的工具書。1994年初版的《雙女魂》取材老師父親王蘊山先生手抄舊稿,七十萬字描述抗戰時期,兩個本來平凡來自鄉村的貧苦女兒因為命運終於轟轟烈烈的故事。 七月四日出發參加老師告別會,國泰航空幾無前例的誤點三個小時,我在候機室瀏覽母校各班社網頁,再看看電郵,發現田榮先一封四月傳來而我未曾閱讀的郵件,是忻尚永收藏的陳年手稿,當年參加校際音樂節國語朗誦隊詩詞內容及隊員名單,忻尚永想不起來是誰給他的,工整熟練的書法,主觀判斷不太像中學生的筆跡,還有偶然出現的簡寫字,當年中學並無簡寫字教學,我的思想回到培正中學國文課的黑板,黑板書寫和紙上手寫會略顯不同,帶著一點不確定,把文件列印出來,放在貼身攜帶的文件套內,裡頭有一本1955年亞洲出版社出版的泛黃陳舊小說,我要帶著這本書和有緣人分享這份驕傲。 很少坐長途飛機睡少於八小時,這次輾轉反側吃遍每頓飛機餐,帶了熊貓眼到溫哥華。三十多年未見孫鯤生,沒有比他更準確的資料來源了,他證實這是母親的筆跡。王潔心老師當年一筆一劃盡是對我們這幫小姑娘小伙子的期許與心血!我心悵然。 1955年,〈臺灣省婦女寫作協會〉於臺北成立,五十年代女作家首次擁有的殿堂,王潔心老師與蘇雪林、謝冰瑩、張秀亞、徐鍾珮、林海音等優秀作家創立,在以男性為創作主流的當時,這批正值創作力豐沛的青年女作家共同寫下開展這頁歷史。這年,老師很重要的作品“愛與罪”出版,1957年被搬上銀幕於香港首演,同名電影由唐煌導演,王豪、葛蘭、羅維、王元龍主演。我應該有看過這部電影,在半夜喝電視提供粵語國語電影奶水那個年代,這本小說港台都找不到了,費了好大力氣終於在臺中東海大學圖書館借到,五十五歲的書飽歷風霜,必須小心翼翼的和她相處。第一次看小說,依稀憶起電影裡逃犯王豪抱著小嬰孩星夜逃亡的畫面,當然,那時我並不知道這是老師的作品。青年王潔心的豐收年,全國青年最喜愛閱讀文藝作品,老師的〈愛與罪〉與張愛玲〈秧歌〉、張漱函〈意難忘〉等並列獲得巨大迴響。首屆青年獎章,老師與鐵人楊傳廣、棋王林海峰一起得到褒揚。1961年,老師另一部被改篇成電影的作品〈玉樓三鳳〉上映,唐煌導演,李湄、丁皓、王萊、喬宏主演。 老師最後出版的小說《風在菲沙河上》,距離她第一本出版書籍超過半世紀,從青春到白頭,此岸到彼鄉,無論命運如何考驗環境如何崎嶇顛簸都不懈怠,她是如此認真,這種毅力,我對老師有除出老師以外的尊敬。 老師的最後歲月,兒子載著她,坐我們大部份人一輩子沒機會登上的貨櫃拖車,穿州過省,遨遊四方,鯤生這樣寫:<朝離溫哥華,夜抵俄勒岡,清晨寒似冬,黃昏暖如春,數日間,歷經四季,數年間,把八千里美景看飽。精彩而來,安詳以去…>。鮮少人能享到這種福,老師最後三週,鯤生每天餵食陪伴,女兒慧如健康狀況無法奔喪,但穿著女兒的橘金錦袍入殮,老師可無遺憾無牽掛。 鯤生親自布置場地,照片裡的老師就是我記憶中的模樣、穿旗袍、溫柔篤定、洞悉世情含蓄淺笑著,靜謐的美麗。玫瑰、康乃馨、白菊花、輕輕浮在水上,白蠟燭在我看來象徵老師的皎潔與生命不斷的燃燒、照亮、溫暖。 老師筆耕一生,春風化雨三十餘載,七月五日告別會上來了老師的姐妹,外甥女、乾兒子乾媳婦、鯤生喊老師福星的、各方好友、文壇前輩老友,詩人瘂弦、加華筆會會長余玉書,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會長陳浩泉,葛逸凡、韓牧、勞美玉、虞崇貞、黃玉娟、劉慧琴、林婷婷、談衛那、凌秀等,他們朗誦老師的詩、唱老師寫的歌、回憶老師和他們的緣份,好多培正的同學老師,潘寶霞老師、區重堅老師、余群英老師、羅豔貞老師,姐姐曾慶環不是老師學生,因為紅藍兒女精神,精神抖擻站一整個下午接待每位向老師道別的來賓,溫哥華同學會李會長代表培正中學及培正同學會向老師表達追悼,溫哥華在地同學、曹國誠、朗誦隊名單裡的施大衛用標準表情皺著眉問三個問題,表現不惑之後的惑;鍾清輝用標準普通話述說對老師的憶念,這位品學兼優的清秀佳人風采未減。我選擇用普通話進行所有引言,王老師是除了母親楊錦文老師外我的第二位普通話導師,我希望老師聽她熟悉也更喜歡的腔調。 老師用她寶貴的課餘時間,細心耐性教導我們參加國語朗誦隊的每一人,此刻,當年的二八娉婷彷彿正輕擺身肢誦著:三月三月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還有老師清亮悅耳的嗓音,餘音仍繞‧‧‧ 鯤生的同事問《愛與罪》可有英譯本,電影能看到嗎?  Madame Wong 的眾多學生可有另一位作家? 二零零六年三藩市培正同學會同學日,老師應邀參加,欣然寫下這對聯:      《培育英才,因而良師益友,感情逾手足.       正大胸襟,必能承先啟後,光芒照日月.》 親愛的老師,曾經是您的學生是榮幸是福氣。 如果人生是旅程,老師不虛此行了。   王潔心女士 1927年2月2日生於中國河南省孟縣。 畢業於國立河南大學教育系,歷任台灣板橋中學、成功中學、香港蘇浙小學、培正中學教師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國語講師,1983年退休。曾任台灣《婦友月刊》主編及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理事。業餘從事寫作,筆名蕭瑤、胡晝等,曾移民阿根廷,1988年移居加拿大,依然創作不斷,為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資深會員、加拿大華人筆會理事。 2010年6月14日於加拿大卑詩省烈治文市雄獅莊院 (Lion’s Manor) 睡眠中安詳辭世。 著作:《春蠶》、《愛與罪》、《寬恕》、《美蓮姐姐》、《女人故事》、《神槍手》、《還巢燕》、《少年行》、《小樓春曉》、《愛的陷阱》、《雙女魂》、《母與子》、《禁園》、《風在菲沙河上》等長短篇小說,散文集《根著何處》,國音語文研究書《中原音韻新考》、散文亦被收錄於《漂鳥》 (加拿大華文女作家選集)、《楓雪篇》《楓情萬種》(「加拿大華人作家協會」會員作品集)。

葉王文儀

葉王文儀女士  淑德流芳 周美亮   2011年8月15日 2011年 8月11、12日 (星期四、五) 葉豪華太太 Winnie 八月二日突然辭世,「我想再對她說一次『我愛您』也沒機會了…」,豪華在喪禮中情深款款的悼辭使我淌下了淚。Winnie 的真、善、美,音容笑語,長留人間;她的持家有道、相夫教子、關懷愛意,都使豪華戀戀不捨,自難忘。 陳聰、林偉江、林惟良、田榮先和四位親友扶靈;往香港殯儀館悼念追思的同學還有陳佩明、江若蘋、鄭徽、區春生、梁宗岳、楊智徽、任龍孫、霍紹基、王瑞華、陳志文、李振強、鍾希潔、和我等。靈堂中放映著 Winnie 和親友們的生活照片;Winnie盈盈笑意與和善眼神溫婉迷人,十多年前初相見時已留下美好印象,及後在基社聚會中多次有緣再會。基社珍珠禧加冕日我記下: 2004年12月18日(星期六) 約三時半,在小學禮堂外等候,又再分班合照… 豪華嫂和豪華仔…非常有效律地快速按動大堆相機… 是的,Winnie 總是出席,有時豪華女也來了,齊參與豪華和同學們的聚會,支持與分享。豪華回憶在美國讀大學二年級時開始約會 Winnie,忙於拍拖,當時學業成績 GPA 大跌近 50%!他倆的舊照片中,常見豪華蹺腳並一手叉腰,甜蜜地側身緊靠 Winnie,深情於此可見一斑。他說人生於世,生活、名利之外,感情是極之重要的一環,Winnie使他的人生美滿。豪華還有很多感人的說話,未知他會否考慮把文章登在基社網頁讓同學們一起緬懷故人? 大家都說豪華和子女表現非常莊重得體,我更感到並佩服他EQ之高。其實在哥連臣角火葬場運送靈柩時,發生了意外阻滯,有些親友替豪華一家感到不安和氣憤。豪華不徐不疾,滿帶感情的說話使大家都平靜了下來:「我想是 Winnie 捨不得離開我們,所以多逗留了一會兒吧。」 Winnie,我們又怎捨得您呢! **** 音容宛在 —— 念Winnie 田榮先 堂堂鬚眉男子,背著女裝手袋,怎麼看都礙眼。但這陣子,葉豪華總是拿著太太的手袋出入,卻格外好看,動人!袋中盛載著的,是豪華對遽然離世的愛妻的綿綿相思,無盡憶念。Winnie 在2011年8月2日離開我們了! 跟Winnie談不上熟,但在多次基社聚會中,都見到她與豪華出雙入對,並熱情誠懇的跟同學打招呼;她那和藹可親的笑容,如沐春風,令人難忘。去年年末,一班同學與何麗寧在又一城餐聚後,豪華餘興未盡,硬拉梁宗岳、區春生、林惟良和我到他家裡繼續吹水,子夜時分忽然殺來幾位不速客,Winnie不但沒有介意,更是一貫笑容滿臉,奉茶遞水,並端上糕點美食,熱情款待,陪我們聊天至凌晨。她就是這樣待人接物,總是笑著臉。 我小學五年級認識豪華。一個是大嚷大叫,豪放樂天的性情中人;一個是拘謹木訥,靦腆害羞的半自閉仔;橫看豎望,似乎怎麼都跟他拉不攏來。只因在不經意間,發覺豪華竟然是與我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於是便認定了這個朋友。雖然日後因各自不同發展而較少往還,但我始終記掛著這位名副其實與我同齡的同學。 靈堂佈置樸實無華,素淨淡雅,橫匾「淑德流芳」,滿室繁花錦簇,襯托著Winnie絢麗漫爛的笑容。豪華與兒女啟宏、詠文平靜的接待來到的親友,沒有讓大家過份的悲傷,只是靜謐安祥的緬懷Winnie。辭靈前豪華致悼辭。他用最淺白平實的語言,沒有悲不可抑的哀傷,沒有責問蒼天的無奈,更沒有催淚煽情的陳詞,只是淡淡的,情真意摯地細訴對Winnie的懷念與感恩;聽者同感其情之深、切,無不動容,無不動情。 陳聰、林偉江,林惟良、和我跟四位親友扶靈,陪Winnie走她在地上最後旅程。我感到舉步維艱;我不難想像豪華對Winnie那難捨難棄的情愫,幽幽然內心為這位朋友感到傷痛,眼角泛淚。 雖然火葬儀式因為火葬場的失誤而稍有耽延,但豪華泰然自若,輕巧的便將尷尬場面轉變為祝福。他在悲痛中仍然處變不驚,不禁深感安慰。豪華承諾會好好照顧自己與兩兒女,我們深信他一定做得到! Winnie,安息吧!